中区社咨会昨举行平常会议,身份证明局及治安警察局代表向委员介绍电子身份应用和虹膜生物识别通关测试进展。当局表示,首阶段虹膜生物识别通关和压力测试已完成,将进入邀请居民测试阶段。
议程前发言时,社咨会副召集人胡杏珊表示,近期政府在关闸口岸自助通道引进虹膜识别系统。虽然当前,虹膜识别被公认为是识别精度最高的生物识别系统,但虹膜识别相较其他生物识别方式,技术难度更高,相关产品造价和成本也较高,大范围推广存在困难。建议政府继续与社团合作,加强推广宣传虹膜生物识别功能,完善和优化采集技术,提高居民及旅客的使用率。会后,副召集人欧阳广球、委员谭震霖受访表示,治安警称首阶段虹膜生物识别通关测试和压力测试已完成,系统亦优化整改,目前关闸口岸已安装10条“虹膜自助通道”。下阶段将会邀请年满18岁澳门居民作虹膜数据采集和通关测试,为第三阶段普及至澳门居民虹膜通关作前置工作。谭震霖称,虹膜生物识别技术较使用“手指模”更安全和准确,但亦有较高要求,例如不可佩戴有色眼镜、隐形眼镜等,电子身份亦未有条件于“合作查验,一次放行”的青茂口岸自助通道使用。
委员梁伟基称,部分长者及居民对使用电子身份的方式及安全性存疑,建议加强与社团及长者服务机构合作,协助长者及居民登记使用“一户通”与绑定电子身份以便利通关、解释使用方法等。此外,应普及居民对个人资料保护及网络安全的认知,推出短片及宣传品,减少电子身份被不当利用,保障资料安全。同时可将电子身份应用范围优先推广至《网络安全法》适用机构以保障安全,除公共部门,包括银行、公营机构、电讯服务等居民日常生活所需服务,长远考虑对具备条件的私人机构,如学校和医疗机构等,提供相关服务,进一步落实以电子方式便捷居民生活所需,提升服务效率。